1.总部固定公网IP宽带,分部pppoe拨号宽带,通过野蛮模式建立ipsec vpn;
2.第一阶段ike sa和第二阶段ipsec sa都已建立,两端全部重置后,业务网段再ping,两个阶段可以再次建立;
两端业务网段无法互通,已检查过安全策略,出口nat拒绝规则,两端无冲突网段,还有什么排查思路吗?
(0)
最佳答案
不会啊,ipsec诊断看看
参考:
1. 检查路由配置
确认两端防火墙的静态路由或策略路由是否将业务网段(PC1/PC2所在网段)的流量正确指向IPsec隧道接口。
检查PPPoE拨号端(分部)的默认路由是否指向拨号接口,确保回包路径正确。
2. 验证IPsec流量匹配
检查IPsec策略中引用的安全ACL规则是否严格匹配实际业务流量(源/目的IP范围)。
重点检查ACL方向性:Device1的ACL应匹配source 151.1.0.0 → dest 152.2.0.0,Device2的ACL应匹配source 152.2.0.0 → dest 151.1.0.0,确保双向流量均被IPsec保护。
3. NAT豁免配置
在出口NAT策略中,确认已排除业务网段流量(如:151.1.0.0/16 <→ 152.2.0.0/16)的NAT转换,避免流量因NAT后不匹配IPsec ACL规则。
4. 野蛮模式ID类型匹配
野蛮模式需明确配置ID类型(如name或address)。
分部(PPPoE动态IP端)通常需配置ID类型为name(如域名或字符串),总部(固定IP端)需配置对应ID类型和值。
5. 检查IPsec接口绑定
确认IPsec策略已正确绑定到公网接口(总部固定IP接口、分部PPPoE拨号接口)。
分部PPPoE接口IP可能变化,建议使用接口名称(如dialer1)而非IP地址绑定策略。
6. MTU/MSS限制
检查PPPoE接口MTU值(通常为1492),IPsec隧道封装可能导致数据包超限。
建议在隧道接口或VPN配置中启用TCP MSS clamping(如设置MSS=1400)。
7. 日志与调试分析
开启IKE和IPsec调试日志(如debugging ike/ipsec packet),观察流量触发时SA协商是否异常。
检查是否存在IPsec proposal mismatch或ACL deny等关键报错。
8. DPD/NQA保活机制
确认两端配置了DPD(Dead Peer Detection)或NQA保活,避免因隧道超时中断导致流量不通。
参考配置项(野蛮模式关键点):
分部(PPPoE端)配置示例:
ike identity address //ID类型为IP地址(若总部允许)
或
ike identity name HOST-B //ID类型为名称,需与总部配置匹配
总部(固定IP端)配置示例:
ike remote-identity address 0.0.0.0 //接受任意对端IP(动态IP场景)
或
ike remote-identity name HOST-B //指定分部ID名称
若以上均无异常,建议抓包分析隧道接口数据,确认加密流量是否被正确封装/解封装。
(0)
亲~登录后才可以操作哦!
确定你的邮箱还未认证,请认证邮箱或绑定手机后进行当前操作
举报
×
侵犯我的权益
×
侵犯了我企业的权益
×
抄袭了我的内容
×
原文链接或出处
诽谤我
×
对根叔社区有害的内容
×
不规范转载
×
举报说明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