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9000作为出口设备,做snat和dnat,还有静态nat的需求。对于nat地址地址池的数量有哪些要求,对于地址使用有哪些限制,有没有哪位大佬,能具体介绍一下
(0)
最佳答案
你好,参考我这个
在H3C SecPath M9000系列设备上配置NAT地址池时,需遵循以下要求和限制:
1. **地址池数量要求**:
- 对于SecBlade III,NAT地址池中的地址数必须大于或等于防火墙引擎板个数(未启用备份组特性)。
- 对于SecBlade IV,地址数必须大于或等于防火墙引擎板个数*2(未启用备份组特性)。
- 当启用备份组特性时,NAT地址池中的地址数必须大于或等于备份组个数。对于SecBlade IV,地址数必须大于或等于备份组个数*2。
2. **地址使用限制**:
- 软件版本不支持静态NAT Global地址和NAT地址池地址冲突。
- 软件版本不支持NAT Server Global地址和NAT地址池地址冲突。
3. **配置修改与检查**:
- 修改本端设备NAT地址池配置后,需检查对端是否有本端的NAT地址池地址所在网段的路由。
4. **备份组类型**:
- 整机环境中所有业务板使用的备份组类型必须一致,不允许自动备份组和手动备份组混用。
5. **安全策略与包过滤**:
- 安全策略对报文的处理在包过滤之前,报文与安全策略规则匹配成功后,不再进行包过滤处理。因此,需合理配置安全策略和包过滤,避免包过滤配置不生效。
6. **配置建议**:
- 配置安全策略时,遵循“深度优先”的原则,即控制范围小的、条件细化的规则在前,范围大的规则在后。
综上所述,配置M9000的NAT功能时,需仔细考虑地址池数量、地址使用限制、备份组配置以及与安全策略的协调,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(0)
在HA与NAT结合的组网环境中,对NAT功能有如下限制:
· 不支持NAT地址池探测功能和Easy IP模式。
· NAT地址池不允许包含两台设备上接口的IP地址。如果NAT地址池包含接口的IP地址,上行设备请求该地址池IP的ARP时,主、备两台设备都会回应,导致ARP冲突。
· NAT策略中的源或目的地址不允许包含HA通道的接口IP地址,以免心跳报文被NAT转换引发心跳链路通信异常。
· 如果同一个五元组无法保证同一单向报文只在一台设备处理时,必须使用端口拆分功能(即nat remote-backup port-alloc { primary | secondary }命令)。
在HA的双主工作模式与NAT结合的组网环境中,对NAT功能有如下限制:
· 地址池不支持EIM模式。
· 当NAT方式是PAT模式时,必须在一台上配置nat remote-backup port-alloc primary命令,另外一台上配置nat remote-backup port-alloc secondary命令,将地址池中地址的端口分为前后两端,保证NAT地址池端口不冲突。
· 当NAT方式是NAT NO-PAT模式时,必须使用两个地址池,如果使用一个地址池会导致资源分配冲突。
(0)
地址池数量呢,有哪些要求和限制呢 ,比如,地址池数量大于2N,SNAT地址池和DNAT不能共用?
亲~登录后才可以操作哦!
确定你的邮箱还未认证,请认证邮箱或绑定手机后进行当前操作
举报
×
侵犯我的权益
×
侵犯了我企业的权益
×
抄袭了我的内容
×
原文链接或出处
诽谤我
×
对根叔社区有害的内容
×
不规范转载
×
举报说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