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主交换机 5100 上,接两台路由器 er5200
1、路由器1地址 192.168.7.1 与 5100 的G23口相连,vlan 7 ip 192.168.7.2,路由回程正常
2、路由器2地址 192.168.8.1 与 5100 的G24口相连,vlan 7 ip 192.168.8.2,路由回程正常
3、当前有多个vlan ,设定了只有 vlan 1 能上外网,5100 上配置了 ip route-static 0.0.0.0 0.0.0.0 192.168.7.1 ,网络一切正常;
4、由于客户端比较多,一台er5200承受不了,又加了一台 路由器2 ,想在不影响原来网络使用的情况下,逐步优化,比如说,原来的 vlan 110 的网段ip 192.168.110.0,直接走 路由器2 上外网;
5、去除路由器1对 192.168.110.0 的回指路由,5100 上加了一条静态路由,ip route-static 192.168.110.0 24 192.168.8.1 不起作用,上不了外网,内网正常;
6、做以下配置:# 创建ACL,匹配VLAN 110的流量 acl number 3000 rule 0 permit ip source 192.168.110.0 0.0.0.255 quit # 创建策略路由,指定匹配ACL 3000的流量走192.168.8.1 policy-based-route PBR_VLAN110 permit node 10 if-match acl 3000 apply next-hop 192.168.8.1 quit # 在VLAN 110接口上应用策略路由 interface Vlan-interface 110 ip policy-based-route PBR_VLAN110 quit
能上外网,内网上不了
请问应该怎么配置?为什么 ip route-static 192.168.110.0 24 192.168.8.1 是 <Inactive>
两种配置方式,都能在主交换机上 ping 192.168.8.1 是有返回的
(0)
最佳答案
看了你的描述、
问题现象是内网 vlan 110 的地址段匹配策略路由后、访问外网正常,内网互访不通是吧?
--
原因是:
策略路由优先级别高于静态路由(直连路由);vlan110 的数据进入交换机,因为你配置的是基于源地址的策略路由、会直接匹配将数据包 扔到 下一跳 8.1转发、而不会匹配直连路由进行内网转发 ;
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;
在配置策略路由时候、先配置一个节点 优先匹配 内网互访的地址段、不设置apply动作,
(0)
### **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**
#### **一、静态路由 `<Inactive>` 的原因**
1. **下一跳不可达**
- 主交换机5100的默认路由指向 `192.168.7.1`(路由器1),而静态路由 `ip route-static 192.168.110.0 24 192.168.8.1` 的下一跳是 `192.168.8.1`(路由器2)。
- **关键问题**:主交换机需要通过 `VLAN7` 的接口(`192.168.8.2`)与路由器2的接口(`192.168.8.1`)通信。若 `VLAN7` 的接口未正确配置或链路不通,会导致下一跳不可达。
- **验证方法**:在主交换机上执行 `ping 192.168.8.1`,若不通则检查物理链路、VLAN配置和接口IP。
2. **路由优先级冲突**
- 默认路由 `0.0.0.0/0` 的优先级可能覆盖了 `192.168.110.0/24` 的静态路由。
- **解决方法**:确认静态路由优先级是否高于默认路由(华为设备默认静态路由优先级为60,默认路由为60,需调整优先级)。
---
#### **二、策略路由导致内网不通的原因**
1. **策略路由覆盖内网流量**
- ACL 3000 匹配所有来自 `192.168.110.0/24` 的流量(包括内网通信),强制其下一跳为 `192.168.8.1`。
- 若路由器2未配置回指其他内网VLAN的路由(如 `192.168.1.0/24`、`192.168.2.0/24` 等),会导致内网流量被丢弃。
2. **路由器2缺少回程路由**
- 路由器2需知道如何返回其他内网VLAN的流量。例如,若内网有 `192.168.1.0/24`、`192.168.2.0/24` 等子网,需在路由器2上添加静态路由:
```plaintext
ip route-static 192.168.0.0 255.255.0.0 192.168.8.2 # 假设主交换机VLAN7接口IP为192.168.8.2
```
---
### **三、完整解决方案**
#### **步骤1:修复静态路由 `<Inactive>` 问题**
1. **确认物理链路和VLAN配置**
- 检查主交换机G24口是否加入 `VLAN7`,并配置IP `192.168.8.2`。
- 确认路由器2的接口IP为 `192.168.8.1`,子网掩码一致(如 `/24`)。
2. **调整静态路由优先级**
- 在静态路由中指定更高优先级(更小数值),确保其优于默认路由:
```plaintext
ip route-static 192.168.110.0 255.255.255.0 192.168.8.1 preference 50
```
#### **步骤2:修复策略路由导致内网不通的问题**
1. **修改ACL,仅匹配外网流量**
- 调整ACL 3000,仅匹配目标为外网的流量(例如目标IP为公网地址):
```plaintext
acl number 3000
rule 5 permit ip source 192.168.110.0 0.0.0.255 destination 0.0.0.0 0.0.0.0
quit
```
- **解释**:仅将目标为外网(`0.0.0.0/0`)的流量引导至路由器2,内网流量仍按正常路由转发。
2. **在路由器2上添加回程路由**
- 配置路由器2,使其能返回其他内网VLAN的流量:
```plaintext
ip route-static 192.168.0.0 255.255.0.0 192.168.8.2 # 覆盖所有内网子网
```
3. **检查防火墙/NAT配置**
- 确认路由器2的NAT和防火墙允许内网流量转发。例如:
```plaintext
# 允许内网到内网的转发(如需)
firewall packet-filter default permit
```
---
#### **步骤3:验证配置**
1. **检查路由表状态**
- 在主交换机执行 `display ip routing-table`,确认 `192.168.110.0/24` 的静态路由状态为 `<Active>`。
2. **测试外网与内网连通性**
- 从VLAN110的客户端访问外网(如 `ping 8.8.8.8`)和其他内网VLAN(如 `ping 192.168.1.1`)。
---
### **四、最终配置示例**
```plaintext
# 主交换机5100配置
interface Vlan-interface7
ip address 192.168.8.2 255.255.255.0
#
ip route-static 0.0.0.0 0.0.0.0 192.168.7.1
ip route-static 192.168.110.0 255.255.255.0 192.168.8.1 preference 50 # 调整优先级
#
acl number 3000
rule 5 permit ip source 192.168.110.0 0.0.0.255 destination 0.0.0.0 0.0.0.0
#
policy-based-route PBR_VLAN110 permit node 10
if-match acl 3000
apply next-hop 192.168.8.1
#
interface Vlan-interface110
ip policy-based-route PBR_VLAN110
```
```plaintext
# 路由器2(ER5200)配置
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/0/1 # 连接主交换机的接口
ip address 192.168.8.1 255.255.255.0
#
ip route-static 192.168.0.0 255.255.0.0 192.168.8.2 # 回指所有内网子网
#
# 配置NAT和防火墙(示例)
acl number 2000
rule 5 permit source 192.168.110.0 0.0.0.255
#
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/0/0 # 外网接口
nat outbound 2000
```
---
### **五、总结**
- **静态路由 `<Inactive>`**:因下一跳不可达或路由优先级冲突,需检查链路和调整优先级。
- **策略路由导致内网不通**:因ACL匹配了全部流量,需限制仅匹配外网目标,并确保路由器2有回程路由。
- **最终效果**:VLAN110的外网流量通过路由器2,内网流量仍通过主交换机原有路由,实现负载均衡与故障隔离。
(0)
暂无评论
亲~登录后才可以操作哦!
确定你的邮箱还未认证,请认证邮箱或绑定手机后进行当前操作
举报
×
侵犯我的权益
×
侵犯了我企业的权益
×
抄袭了我的内容
×
原文链接或出处
诽谤我
×
对根叔社区有害的内容
×
不规范转载
×
举报说明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