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dle-cut配置在硬转和软转设备,是不是不能配在硬转上,然后配置超时和流量阈值后,是怎么统计时间范围内的流量呢
(0)
最佳答案
idle-cut
后:0
处理。3 minutes
或 10 minutes
)到达后,无论实际流量是否超阈值,均强制用户下线。idle-cut
命令(S5560X-EI 案例)。10240 bytes
),则触发下线;反之,重新计时。idle-cut 10 10240
中的 10 minutes
)内,设备持续累计算户流量。0
(导致频繁下线)。Idle-Timeout
属性,优先级高于设备本地配置(中低端交换机案例)。idle-cut
(底层无流量统计支持,导致误下线)。(0)
在涉及无线业务的场景中,idle-cut配置确实需要在无线服务模板下进行,以确保正确统计闲置超时流量。对于硬转设备,由于其处理方式与软转设备不同,可能无法准确地统计闲置超时流量,因此不建议在硬转设备上使用idle-cut配置,以避免如案例中出现的用户误下线问题。
配置idle-cut超时时间和流量阈值后,设备会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监测用户的上传和下载流量。如果在该时间范围内,用户的流量未达到设定的阈值,设备将认定用户处于闲置状态,并在超时时长后切断连接。在案例中,用户配置了30分钟的闲置超时时长和10240字节的流量阈值,但由于流量统计不准确,导致用户在未达到流量阈值的情况下被误判为闲置状态并下线。
为避免此类问题,建议在涉及无线业务的场景中,将idle-cut配置在无线服务模板下,并确保设备规格能够满足实际需求,避免超规格运行。如果设备确实存在规格限制,应考虑推动扩容以满足业务需求。
(0)
暂无评论
亲~登录后才可以操作哦!
确定你的邮箱还未认证,请认证邮箱或绑定手机后进行当前操作
举报
×
侵犯我的权益
×
侵犯了我企业的权益
×
抄袭了我的内容
×
原文链接或出处
诽谤我
×
对根叔社区有害的内容
×
不规范转载
×
举报说明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