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户场景无法布线,我了解了以下两种不需要布线的技术,对这两种技术提出以下提问:
1、Mesh和WDS组网中每台AP的网段、SSID、射频、认证等信息是否需要相同?
2、Mesh和WDS组网是否需要使用到有线连接和AC?
3、如果不需要AC,那么这两种组网对于支持的AP连接有没有限制数量,如果有,怎么办?
4、Mesh和WDS组网中AC和AP是否都需要支持这两种协议?
5、Mesh和WDS两种组网怎么配置?
6、Mesh和WDS两种组网的AP是否需要型号、版本、厂商等一致,是否有不兼容问题?
7、Mesh和WDS两种组网有什么缺点?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
8、是否还有其他完全不需要布线的技术?
(0)
参数 | WDS | Mesh |
---|---|---|
SSID | 建议相同,便于漫游(但可配置不同) | 通常统一管理,默认相同 |
IP 网段 | 网桥模式下 AP 不参与三层,通常在同一网段;路由模式除外 | 同一个网段较容易管理,也可不同(看架构) |
射频 | 通常需要配置相同的频段和信道 | Mesh 自动优化,但手动模式也应指定回程频段 |
认证方式 | WDS 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认证方式(如 WPA2 PSK) | Mesh 一般自动协商,默认使用系统预设加密认证 |
类型 | 是否需要布线 | 是否需要 AC |
---|---|---|
WDS | ❌ 不需要布线(无线桥接) | ❌ 不强制,传统为 Fat AP 直连配置 |
Mesh | ❌ 不需要布线(无线自组) | ✅ 大多数企业 Mesh 要依赖 AC 管理 |
💡 注意:虽然不需要网线,但起始节点(Mesh Portal Point)还是建议连接到有线网络,否则整个网络没出口。
类型 | 是否有连接数限制 | 应对方法 |
---|---|---|
WDS | ✅ 有较大限制(建议 ≤4 个 WDS peer) | WDS 树形结构,级联较困难,稳定性降低 |
Mesh | ✅ 有限制,但一般支持 16~32 个节点(具体看厂商) | 可规划多根 Mesh 回程链路,避免一链过长 |
如果超过限制:
推荐采用 AC + Mesh + 有线出口点混合结构
或使用 Mesh + 有线 AP 混合布网 提升容量
类型 | AP 要支持协议 | AC 要支持协议 |
---|---|---|
WDS | ✅ 是(至少是 bridge 模式) | ❌ 一般不依赖 AC,Fat 模式即可 |
Mesh | ✅ 是(支持 Mesh 功能) | ✅ 建议支持(尤其是企业 Mesh) |
注意:Mesh 协议实现不是通用标准,AC 和 AP 要是同厂商且版本匹配才可正常通信。
简要如下:
所有 AP 切换到 Fat 模式
配置 相同 SSID、信道、认证方式
配置 对端 MAC 地址
启用 WDS 模式为 bridge
适合点对点或点对多点桥接场景。
所有 AP 加入 AC 管理
配置 Mesh 角色(MPP/MAP)
设置 Mesh Profile(回程 SSID、加密等)
自动生成 Mesh 拓扑
适合动态拓扑、需要容错的企业环境。
类型 | 是否需要一致 | 原因 |
---|---|---|
WDS | ✅ 建议同厂商/型号/软件版本,兼容性高 | 不同厂商 WDS 实现方式不完全一致(加密方式、认证机制) |
Mesh | ✅ 必须同厂商、版本匹配 | Mesh 是私有协议,不同厂商间几乎不兼容(即使都是“Mesh”) |
类型 | 缺点 | 注意事项 |
---|---|---|
WDS | - 不支持动态拓扑- 只能静态配置对端 MAC- 路径单一,断开即挂- 性能衰减明显 | - 尽量 少级联(不超过2跳)- 选择固定信道,防止干扰 |
Mesh | - 比有线稳定性差- 配置依赖 AC- 路径多跳后速率下降 | - 每多 1 跳,大约速率减半- 合理设计 Mesh 回程- 推荐使用独立射频作为 Mesh 回程链路(三射频 AP) |
技术 | 简介 | 特点 |
---|---|---|
蜂窝回传(4G/5G AP) | 使用内置 4G/5G 模块作为 WAN 出口 | 不依赖任何布线,适合野外、车载 |
CPE + 室内 AP | 使用定向 CPE 收远程信号,室内放射 Wi-Fi | 适合楼间、园区之间中继 |
无线中继(Repeater 模式) | 家用路由器常见,放大主路由 Wi-Fi 信号 | 不稳定、速率低、不适合企业 |
P2P/P2MP 无线桥(Ubiquiti、TP-Link企业级) | 用定向天线做远距离无线链路 | 不布线,可替代光纤回传,适合2公里内传输 |
小规模、点对点连接(<4个) → 用 WDS
中/大规模、希望灵活自动管理 → 选 Mesh + AC
没有 AC/预算有限场景 → 选 Fat 模式 WDS
野外/无法联网场景 → 考虑 4G/5G AP 或 CPE方案
(0)
配置项 | Mesh组网 | WDS组网 |
---|---|---|
SSID | 可相同(无缝漫游)或不同 | 必须相同(否则无法关联) |
网段 | 统一网段(DHCP由根节点分配) | 统一网段(需同子网) |
射频 | 双频分离(2.4G终端+5G回程) | 单频混合(回程与终端竞争带宽) |
认证方式 | 统一认证(如WPA3) | 需完全一致(包括密码算法) |
组网类型 | 有线连接 | AC控制器 |
---|---|---|
Mesh | 仅根节点需接有线(上级网络) | 可选(独立模式可不依赖AC) |
WDS | 所有节点可无线 | 不需要(纯二层桥接) |
📌 注:企业级Mesh常搭配AC使用(如H3C云简平台),实现集中管理。
限制因素 | Mesh | WDS |
---|---|---|
跳数限制 | ≤4跳(工业级AP可达8跳) | ≤2跳(性能衰减严重) |
带宽衰减 | 每跳损失30%-50% | 每跳损失50%+ |
扩展方案 | ▶ 使用三频Mesh AP(独立回程频段) | ▶ 改用Mesh(WDS无法扩展) |
Mesh
AP需支持802.11s/k/v/r(快速漫游协议)
AC需支持自定义射频角色(如H3C的Radio Role)
WDS
AP需启用WDS模式(本质是MAC层桥接)
AC无需支持WDS(纯AP功能)
# 根节点AP
wlan mesh-profile 1
mesh-id MyMeshNet
akm mode ccmp # 加密方式
password 12345678
radio 1 type mesh # 指定5G射频做回程
# 子节点AP
wlan mesh-profile 1
mesh-id MyMeshNet # 同根节点ID
password 12345678
connect root-ap auto # 自动寻找根节点
# AP1(主节点)
interface WLAN-ESS 1
port link-type hybrid
port hybrid vlan 10 # 指定业务VLAN
wlan ap ap1
wds enable
radio 1
channel 149 # 固定信道避免漂移
# AP2(中继节点)
wlan ap ap2
wds peer-mac xxx.xxx # 指向AP1的MAC
radio 1
channel 149 # 与AP1同信道
维度 | Mesh | WDS |
---|---|---|
型号 | 需同系列(如全H3C WA6600) | 可异构(但需支持WDS协议) |
固件版本 | 需一致(避免协议差异) | 允许小版本差异 |
厂商 | 必须同厂商(私有协议) | 可跨厂商(标准协议) |
⚠️ 风险提示:混用厂商可能导致Mesh无法建立(如华为vs华三)。
缺点:
成本高(三频AP价格≈2倍普通AP)
多层跳转延迟增加(>3跳时延>50ms)
注意事项:
▶ 回程信道需固定(禁用DFS信道)
▶ 根节点上行带宽≥总终端需求的2倍
缺点:
带宽折半(半双工通信)
单点故障导致全网中断
注意事项:
▶ 禁用A-MSDU/AMPDU(降低丢包率)
▶ 节点数≤3(超过后吞吐量<10Mbps)
电力线通信(PLC)
通过电线传输数据(如H3C PT系列)
优势:200米内延迟<5ms
局限:避雷器/变频器导致信号衰减
60GHz毫米波(如802.11ad)
短距离7Gbps传输(需视距部署)
典型场景:场馆临时覆盖
4G/5G CPE转发
插入SIM卡提供上行(应急使用)
成本:流量费+CPE设备
场景 | 推荐方案 | 原因 |
---|---|---|
大型仓库/园区 | 三频Mesh + AC | 支持高密度终端漫游 |
小型办公室 | WDS桥接 | 成本低,部署快 |
临时展厅 | 60GHz毫米波 | 极速部署,拆装灵活 |
老旧建筑 | PLC+Mesh混合 | 规避承重墙阻隔问题 |
💡 终极方案:采用Wi-Fi 6 Mesh(如H3C WA6628) + 物联网eSIM备份上行,兼顾性能与可靠性。实际部署前,务必使用AirCheck工具扫描信道质量。
(0)
亲~登录后才可以操作哦!
确定你的邮箱还未认证,请认证邮箱或绑定手机后进行当前操作
举报
×
侵犯我的权益
×
侵犯了我企业的权益
×
抄袭了我的内容
×
原文链接或出处
诽谤我
×
对根叔社区有害的内容
×
不规范转载
×
举报说明
可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