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基于运营商的负载分担” 策略通常不直接实现会话级的负载分担,它更多是按运营商线路维度分配流量,而非精细到单个网络会话。
这种策略的核心逻辑是 “按线路归属分流”,而非 “按会话均匀拆分”,具体能否负载会话可从以下两点判断:
1. 策略本质:按 “运营商” 而非 “会话” 分流
- 它的核心是识别目标地址的运营商归属(比如访问电信服务器走电信线,访问联通服务器走联通线),实现 “错峰” 而非 “均分”。
- 对于单个会话(比如一次视频通话、一个下载任务),它会全程绑定在一条线路上,不会将一个会话拆分成两部分分别走两条线,否则会导致数据错乱。
2. 会话级负载的关键条件
只有当策略明确包含 “会话均衡”“连接数均分” 等功能时,才能实现会话级负载,比如:
- 部分高端路由器支持 “基于会话数的负载分担”,会统计两条线路的当前会话数量,将新会话分配到会话数更少的线路。
- 而 “基于运营商” 的策略不具备这个统计和动态分配逻辑,无法主动平衡两条线路的会话总数。
 
								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