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大佬,请教一下
1、超融合中对象存储的高可用IP地址应该设置为和管理网一个网段吗?
2、对象存储的访问是通过管理网的网络访问的吗?
3、对象存储读取的快慢跟数据文件量有关吗?
(0)
针对超融合对象存储相关问题的综合解答
1. 超融合中对象存储的高可用IP地址是否应与管理网同网段?
建议配置原则:
对象存储的高可用IP不建议与管理网强制设为同一网段,具体需根据网络规划目标调整:
隔离性要求:管理网通常承载运维流量(如系统监控、策略下发),存储网需处理大量数据交互。若混合部署,可能因流量争抢导致管理延迟或存储性能下降。
性能优化:独立存储网段(如10GE/25GE)可避免与管理网(GE)共享带宽,提升数据读写稳定性。
例外场景:若资源有限且数据规模较小,可将高可用IP临时分配至管理网段,但需配置QoS策略限制带宽争用。
2. 对象存储的访问是否通过管理网网络?
访问路径解析:
对象存储的访问通常不依赖管理网,具体实现取决于组网设计:
专用存储网络:若部署独立存储网络(如SAN或分布式存储私有网络),客户端通过存储网直接访问对象网关,与管理网完全隔离。
业务网复用:部分场景下,对象存储服务可能通过业务网对外暴露API(如HTTP/RESTful),此时流量与管理网物理分离,仅逻辑隔离(如VLAN划分)。
管理网访问限制:仅运维操作(如存储池配置、监控)需通过管理网,实际数据存取需走专用通道。
3. 对象存储读取速度是否与数据文件量相关?
影响因素分析:
数据文件量对读取速度的影响需结合以下维度评估:
元数据规模:对象存储依赖唯一ID定位数据,海量小文件(如百万级)会导致元数据库查询压力增大,间接降低检索效率。
存储池分布:跨节点数据分片(如EC编码或副本冗余)时,文件量过大可能增加跨节点读取概率,网络延迟成为瓶颈。
缓存机制:热点数据缓存命中率高时,文件量对读取速度影响较小;冷数据占比高则需频繁触发磁盘IO,性能下降显著。
优化建议:采用分级存储(如SSD缓存+HDD持久化)、预置元数据索引策略,可缓解数据量增长带来的性能衰减。
总结
网络规划:优先隔离管理网与存储网,高可用IP归属取决于性能与隔离需求。
访问路径:数据存取依赖专用网络或业务网,管理网仅用于控制面操作。
性能优化:通过架构设计(如元数据优化、分级存储)降低数据量对读取速度的影响。
(1)
亲~登录后才可以操作哦!
确定你的邮箱还未认证,请认证邮箱或绑定手机后进行当前操作
举报
×
侵犯我的权益
×
侵犯了我企业的权益
×
抄袭了我的内容
×
原文链接或出处
诽谤我
×
对根叔社区有害的内容
×
不规范转载
×
举报说明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