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M-LAG组网中,看到官方说法是MAC地址较多的情况建议配置老化时间,配置这个的作用是什么,如果不配什么场景会出问题?
(0)
参考:
配置老化时间的作用:
1. 释放无效表项
及时清理失效的MAC地址表项,避免占用有限的表项资源。在MAC地址数量较多的场景(如虚拟化环境、大规模终端接入),此配置能有效防止表项资源耗尽。
2. 降低广播风暴风险
若表项因未及时老化而溢出,设备无法学习新MAC地址时,会触发泛洪广播。合理的老化时间可减少此类无效广播,降低网络拥塞和安全隐患。
3. 提升M-LAG同步效率
M-LAG双机需同步MAC表项。过量陈旧表项会增加同步负担,可能导致同步延迟或异常,影响主备切换时的流量连续性。
不配置可能出问题的场景:
1. MAC表资源耗尽
当网络中MAC地址频繁变化(如大量虚拟机迁移、短时连接设备),未配置老化会导致表项快速累积,超出设备容量上限,新MAC无法学习,流量被迫广播。
2. 网络稳定性下降
默认300秒老化时间若与业务流量模式不匹配(如低频长连接场景),可能导致有效表项被误删,引发重复广播;若老化时间过长,则陈旧表项滞留,降低转发效率。
3. M-LAG性能瓶颈
双机间同步大量无效表项会占用堆叠带宽和CPU资源,可能引发类似IRF堆叠案例中的CPU波动问题,影响整体处理性能。
配置建议:
高动态环境(如云计算、频繁终端接入):缩短老化时间(如60-120秒),加速无效表项清理。
稳定环境(如固定终端、低频变化):延长老化时间(如600秒以上)或设为no-aging,避免有效表项过早删除。
通过mac-address timer aging <seconds>调整,需结合网络实际流量模式和规模验证效果。
(0)
暂无评论
亲~登录后才可以操作哦!
确定你的邮箱还未认证,请认证邮箱或绑定手机后进行当前操作
举报
×
侵犯我的权益
×
侵犯了我企业的权益
×
抄袭了我的内容
×
原文链接或出处
诽谤我
×
对根叔社区有害的内容
×
不规范转载
×
举报说明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