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跨框流量**是指在IRF(智能弹性架构)堆叠系统中,当数据报文需要从一个物理框(如堆叠中的主设备)转发到另一个物理框(如堆叠中的备设备)时,必须通过IRF堆叠链路传输的流量。其核心特点如下:
### 关键定义及特点:
1. **跨框场景**
- 当IRF成员设备(例如两台S12500交换机堆叠)之间的业务流量需要通过堆叠链路转发时,即形成跨框流量。例如:
- 流量从**框2的端口**进入,但目的端口位于**框1**(如上行口仅在框1)。
- 聚合口成员分布在不同框(如聚合口包含框1和框2的物理端口)。
- 交换机默认采用**本框优先转发**策略(`link-aggregation load-sharing mode local-first`)。若本框无出口端口(如服务器仅连接在另一框),则强制跨框。
2. **产生原因**
- **物理端口分布不均**:业务端口集中在一个框,但流量需访问另一框的资源。
- **聚合口跨框分布**:如聚合组成员端口位于不同框,流量需通过IRF链路在框间HASH转发。
- **ECMP路径跨框**:等价多路径路由中下一跳位于不同框(需通过聚合口优化负载分担)。
3. **潜在风险**
- **堆叠带宽拥塞**:若跨框流量超过IRF链路容量,会导致丢包(如S12518案例中因组播复制引发IRF链路拥塞)。
- **转发延迟增加**:跨框需额外跳数,增大延迟。
- **流量不均问题**:跨框HASH依赖软件模拟(如S7506E堆叠口跨芯片时负载不均),无法像硬件聚合均匀分担。
暂无评论
亲~登录后才可以操作哦!
确定你的邮箱还未认证,请认证邮箱或绑定手机后进行当前操作
举报
×
侵犯我的权益
×
侵犯了我企业的权益
×
抄袭了我的内容
×
原文链接或出处
诽谤我
×
对根叔社区有害的内容
×
不规范转载
×
举报说明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