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导致IPSec VPN在NAT环境下无法建立的头号原因。
问题本质:
标准的IPSec协议(ESP)无法被NAT设备识别和转换,因为它的报文没有像TCP/UDP那样的端口号。
NAT穿越(NAT-T) 技术通过将ESP报文封装在UDP 4500端口中来解决这个问题。双方设备会先通过UDP 500端口进行IKE协商,在协商过程中会交换“是否支持NAT-T”以及“是否检测到中间有NAT设备”的信息。如果双方都支持且检测到NAT,就会自动切换到UDP 4500端口进行通信。
排查与解决:
确保两端设备都启用了NAT-T:在华为/华三等设备上,该功能通常是默认开启的,但请确认。
检查命令:display ike proposal
查看IKE提议中是否包含 nat-transparency
功能。
启用命令(如果未开启):在IKE profile视图下,添加 nat traversal
。
确保安全策略允许UDP 500和UDP 4500:在总部和分支的防火墙(以及中间任何可能存在的安全设备)上,必须放行往返于对方公网IP的 UDP 500 和 UDP 4500 端口的流量。这是最容易疏忽的一点!
这是最基础的错误,但依然常见。
问题本质:IPSec第一阶段(IKE SA)的协商依赖于预共享密钥(PSK)或证书来建立信任关系。如果两端的密钥不一致,协商会立即失败。
排查与解决:
仔细核对:确保总部和分支在配置预共享密钥时,输入的密钥字符串完全一致,包括大小写和特殊字符。
验证命令:在CLI下,检查IKE peer或IKE profile的配置。
在IKE协商中,双方需要验证对方的身份。如果身份标识方式或内容不匹配,协商也会失败。
问题本质:常见的身份标识类型有:
IP地址:使用对方的公网IP作为ID。
名称(name):使用一个字符串作为ID,如 branch01
。
如果一端用IP地址标识自己,另一端却用名称来验证它,就会失败。
排查与解决:
检查两端的IKE配置,确保用于身份认证的标识类型(如id-type ip
或id-type name
) 和具体内容相互匹配。
例如,总部期望分支的身份是IP地址 202.100.1.2
,但分支实际发送的身份是名称 branch-office
,这就会导致认证失败。
IPSec协商是“提议-应答”模式,两端必须使用完全相同的加密算法、认证算法、DH组等参数。
问题本质:如果总部提议使用aes-256
加密和sha256
认证,但分支只配置了3des
加密和md5
认证,双方找不到共同的套件,协商就会中断。
排查与解决:
使用 display ike proposal
和 display ipsec proposal
命令分别查看两端的IKE和IPSec提议配置。
确保两端至少有一套完全匹配的提议(加密算法、认证算法、DH组、生存时间等全部一致)。
ACL定义了哪些流量需要被IPSec隧道保护。
问题本质:ACL的配置必须对称。即总部ACL中的源地址,应该是分支ACL中的目的地址,反之亦然。
总部ACL:rule permit ip source <总部内网网段> destination <分支内网网段>
分支ACL:rule permit ip source <分支内网网段> destination <总部内网网段>
排查与解决:仔细核对两端的ACL配置,确保其镜像对称。
虽然您说IP可达,但仍需注意:
问题本质:建立隧道本身不需要路由(因为您指定了对端IP),但隧道建立后,访问对端内网的流量需要有正确的路由指向IPSec隧道接口。
排查与解决:确保总部到分支内网的路由指向了Tunnel接口或VPN实例,反之亦然。
请您按照以下清单顺序进行排查:
【首要步骤】检查NAT-T:确认两端 nat traversal
已启用,并绝对确保防火墙放行了UDP 500和UDP 4500。
检查预共享密钥:确认两端密钥完全一致。
检查身份标识:确认两端的ID类型和内容匹配。
检查提议配置:确认两端的IKE和IPSec提议参数完全一致。
检查ACL:确认两端的ACL是镜像对称的。
查看日志:使用 display ike sa
和 display ipsec sa
查看协商状态。第一阶段(IKE SA)没建立,问题在IKE配置(密钥、ID、提议);第二阶段(IPSec SA)没建立,问题可能在IPSec提议或ACL。
启用调试信息(如果上述都无效):在业务低峰期,使用 debugging ike packet
或 debugging ipsec packet
等命令查看详细的协商过程,这是定位问题的终极手段。
根据经验,您的问题大概率集中在第1点和第3点,即 NAT穿越协商失败 或 身份标识不匹配。请优先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排查。
暂无评论
亲~登录后才可以操作哦!
确定你的邮箱还未认证,请认证邮箱或绑定手机后进行当前操作
举报
×
侵犯我的权益
×
侵犯了我企业的权益
×
抄袭了我的内容
×
原文链接或出处
诽谤我
×
对根叔社区有害的内容
×
不规范转载
×
举报说明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