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确认 RAID 卡型号(首要步骤)
在开始之前,最好先确认您的 DR3000 服务器配备的是哪种 RAID 卡。
查看方法:
- 开机自检界面:服务器启动时,观察屏幕提示,会显示 RAID 卡信息(如
LSI MegaRAID
或 H3C RAIDS
等)。 - iFIST 管理软件:使用 H3C 的智能诊断工具。
- BIOS 中查看:进入 BIOS 设置,在
Advanced
或 Server Management
菜单中查看。
常见的 RAID 卡型号可能是:
- H3C RAIDS 100/200/300/500 系列(基于 LSI MegaRAID)
- H3C RAIDS 1100/1200/1300 系列(基于 PM8060/8070/8072i)
二、配置方法 1:通过 RAID 卡管理界面(最常用)
这是最标准、最直接的方法,在服务器启动过程中进行操作。
操作步骤:
- 开机启动服务器。
- 进入 RAID 卡配置界面:
- 当屏幕出现 RAID 卡初始化信息时(通常是
Press <Ctrl>+<H> for WebBIOS
或 Press <Ctrl>+<R> to enter Configuration Utility
类似的提示),立即按下相应的组合键。 - 常见按键:
-
Ctrl + R
:适用于大多数基于 LSI 的 H3C RAID 卡。 -
Ctrl + H
:用于进入 WebBIOS 界面。 -
F8
:某些型号可能使用此功能键。
- 请以开机屏幕上的实际提示为准!
- 创建虚拟磁盘(Virtual Drive):
- 成功进入管理界面后(通常是类似
CU (Configuration Utility)
的蓝色界面),使用键盘方向键操作。 - 在主菜单选择
Configure
-> Easy Configuration
或 New Configuration
。Easy Configuration
:简单模式,自动识别未配置的硬盘。New Configuration
:全新配置,会清除现有配置。
- 选择物理磁盘:
- 在磁盘列表上按
Space
键选中要加入 RAID 组的硬盘。选中的硬盘会有标记(如 [X]
)。 - 选择完成后,按
Enter
进入下一步。
- 设置 RAID 级别和参数:
- RAID Level: 使用
Tab
键或方向键选择所需的 RAID 级别(如 RAID 1, RAID 5, RAID 10, RAID 0 等)。 - Basic Settings:
- Size: 通常使用最大可用容量。
- VD Name: 可为虚拟磁盘命名(可选)。
- 高级参数设置(重要):
- 按
Ctrl + P
或选择 Advanced
进入高级设置。 - Strip Size: 条带大小,通常保持默认(如 64KB 或 256KB)即可。数据库应用可考虑较小条带,大文件读写可考虑较大条带。
- Read Policy: 读策略。
Normal
: 普通模式。Read Ahead
: 预读,推荐开启以提高性能。
- Write Policy: 写策略。此设置对性能和数据安全至关重要。
Write Through
: 直写,数据写入硬盘后才返回成功,安全性高,性能较低。Write Back
: 回写,数据写入缓存后即返回成功,性能高。但需要配备电池(BBU)或闪存模块(FBWC)以防断电丢失数据。
- IO Policy: 保持
Direct
即可。 - Drive Cache: 磁盘缓存,建议设置为
Enable
。 - 初始化模式:
Fast Init
: 快速初始化,仅清除元数据,速度很快,推荐。Full Init
: 完全初始化,对所有磁盘扇区写零,耗时极长,仅在新盘有异常时使用。
- 保存配置:
- 确认参数无误后,选择
Accept
或 OK
,最后选择 Save Configuration
并退出管理界面。 - 服务器会自动重启,之后在 BIOS 或系统安装界面就能看到创建好的虚拟磁盘。
三、配置方法 2:通过 H3C Smart Configuration 工具
如果服务器随盘附赠了 H3C 的智能配置工具,可以使用此方法,它提供了图形化界面。
- 启动服务器,在启动选项中选择从
H3C Smart Configuration
光盘或 U 盘启动。 - 工具会自动识别服务器硬件。
- 在存储配置部分,选择要配置的 RAID 卡。
- 按照图形化向导创建 RAID,步骤与命令行类似,但更直观。
- 完成后,可以直接通过该工具安装操作系统。
四、配置方法 3:通过操作系统下的管理软件
如果 RAID 已配置为 JBOD 或单盘模式,且已安装操作系统,可以使用此方法。
- 安装 H3C RAID 管理软件:
- 在 Windows 或 Linux 系统中,安装对应的 H3C Storage Management Utility 或 MegaCLI 工具。
- 通过软件创建 RAID:
- 打开管理软件,它可以识别到物理 RAID 卡和硬盘。
- 在软件界面中远程创建、删除、管理 RAID 阵列。
- 注意:此操作通常需要重启服务器才能生效。
五、常用 RAID 级别推荐(针对 DR3000)
RAID 级别 | 最少硬盘数 | 容错能力 | 可用容量 | 适用场景 |
---|
RAID 1 | 2 | 损坏 1 块 | N/2 | 操作系统盘、重要日志 |
RAID 5 | 3 | 损坏 1 块 | N-1 | 综合应用、数据库、文件存储(平衡性能与成本) |
RAID 10 | 4 | 可损坏一半(但必须是不同镜像对) | N/2 | 高性能、高可靠性需求,如核心数据库、虚拟化 |
建议:
- 系统盘: 使用 2 块 SSD 或 SAS 盘做 RAID 1。
- 数据盘: 根据性能和数据重要性要求,选择 RAID 5(容量优先)或 RAID 10(性能和安全优先)。
六、重要注意事项
- 数据备份: 配置 RAID 会清除所选硬盘上的所有数据!请务必提前备份。
- 硬盘准备: 确保所有要加入 RAID 的硬盘状态正常,无告警。新硬盘建议先进行一致性检查(
Consistency Check
)。 - 全局热备盘: 如果硬盘数量充足,建议配置一块全局热备盘(
Global Hot Spare
),当阵列中某块硬盘故障时,热备盘会自动顶替重建数据。 - 写入策略: 如果没有电池备份单元(BBU),切勿使用
Write Back
策略,否则断电极易导致数据损坏。应使用 Write Through
。 - 文档参考: 最准确的配置方法请参考您服务器具体型号和 RAID 卡型号的 《H3C DR3000 用户指南》。
按照以上步骤,您就可以顺利完成 H3C DR3000 服务器的 RAID 配置。如果遇到具体报错信息,可以提供屏幕提示以便进一步分析。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