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换机产品页面中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出现两个值,主要是因为设备支持不同配置(如主控板、交换模块),从而呈现 “当前实际性能” 和 “可扩展最大性能” 的差异,以下是具体解释:
一、交换容量的双值含义
交换容量反映交换机单位时间内的整体数据处理能力,单位通常为 Gbps/Tbps。以你提供的 S5130S 系列为例,“1.36Tbps/13.6Tbps” 的双值逻辑是:
- 前者是当前配置下的实际交换容量,由设备默认的交换模块或主控板性能决定;
- 后者是支持扩展后的最大交换容量,当用户后续升级更高性能的交换模块、主控板时,设备可达到的上限性能。
这种设计常见于支持模块化扩展的交换机,厂商通过双值展示设备的 “现有能力” 和 “未来扩展潜力”。
二、包转发率的双值含义
包转发率表示交换机每秒能处理的最大数据包数(单位 Mpps),反映设备在小包场景下的转发性能。类似交换容量,双值同样源于配置扩展性:
- 前者是当前配置的实际转发率,由现有转发芯片、端口数量决定;
- 后者是扩展后的最大转发率,当设备升级端口模块或转发引擎后可达到的性能上限。
以 S5130S-54S-HI-G 的 “560Mpps/770Mpps” 为例,前者是设备当前 48 个千兆电口 + 6 个万兆 SFP + 接口的实际转发能力,后者是支持更高性能模块后的最大转发能力。
三、总结
这两个参数的双值设计,本质是厂商为了体现设备的配置灵活性和扩展潜力—— 既展示当前部署的实际性能,又明确未来升级后的性能上限,帮助用户在组网规划时兼顾 “现有需求” 和 “长期扩展”。对于实际使用,通常关注前者(当前配置的性能)即可满足当下业务需求;若需长期高负载运行或未来扩容,可参考后者的扩展能力。
细节我也不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