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参考
用户通过数据池来使用存储集群中的块存储资源。数据池定义了数据的冗余策略,包括副本和纠删码。
数据池管理包括增加数据池、删除数据池等操作。
每个硬盘池最多支持增加5个数据池。
若为文件存储创建数据池,则需先创建文件系统再创建数据池,否则无法选择到相应的文件存储类型的硬盘池。
对于关键性业务或对业务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,如果冗余策略选择副本,建议副本个数选择3或以上,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。
选择顶部“存储”页签,单击左侧导航树[存储管理/数据池管理]菜单项,进入数据池列表页面。
单击<增加>按钮,弹出增加数据池对话框。
设置相关参数,关于参数的详细介绍,请参见参数说明。
单击<确定>按钮完成操作。
选择顶部“存储”页签,单击左侧导航树[存储管理/数据池管理]菜单项,进入数据池列表页面。
选择待删除的数据池。
单击<删除>按钮,弹出确认对话框。
单击<确定>按钮完成操作。
增加数据池:
所用硬盘池:数据池的大小和数据存储方式依据所选硬盘池而定。
冗余策略:数据池的冗余策略,包括副本和纠删码。
副本:将数据存储为多个副本,副本个数越多,数据安全性越高。
纠删码:将数据分割成片段,对数据块扩展和编码,并将其存储在不同的位置,例如磁盘、存储节点或者其它物理位置。当冗余策略为纠删码时,需要设置数据块个数、校验块个数及条带大小。
副本个数:数据备份的副本的个数,使用N副本的可用容量是裸容量的N分之一。对于关键业务和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,两副本冗余性不足,建议采用三副本及以上方式进行部署。当存储集群中只有2个存储节点时,副本数只能设置为2。
数据块个数:存储数据分割后的个数,一个数据块存储在一个存储节点的一块磁盘上。因此数据块数量=存储数据块的存储节点数量=恢复数据时需要的存储节点数量。
校验块个数:校验数据分割后的个数,一个校验块存储在一个存储节点的一块磁盘上,校验块与数据块需存储在不同的存储节点上。因此校验块数量=存储校验块的存储节点数量=允许同时故障的存储节点数量。校验块个数越多,可靠性越高,但所需存储空间越大。
条带大小:纠删码中用于编码/解码的数据块大小。操作员可根据使用场景来选择条带大小,小条带适用于小块随机读写;大条带适用于大块顺序读写。普通虚拟机建议选择较大的条带,数据库应用建议选择较小的条带。
数据池列表:
数据池详情:当冗余策略为副本时,显示冗余策略设置的副本个数。当冗余策略为纠删码时,显示冗余策略设置的数据块个数、校验块个数和条带大小,例如2+1+8k,其中2表示数据块个数,1表示校验块个数,8K表示条带大小。应用此纠删码策略的数据(2个数据块、1个校验块)会分别存储在3个存储节点各自的一块磁盘上。此时系统允许同时故障1块磁盘,存储利用率是66.67%。
预测可用容量:表示数据池能够存储的有效数据容量。
状态:数据池状态,包括正常,异常,亚健康。
正常:表示数据池处于正常运行状态。
异常:表示当前硬盘池中的资源无法满足数据池的冗余策略的要求。以3副本冗余策略的数据池为例,假设故障域为主机,3副本要求硬盘池中至少3块硬盘且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机上,如果此时硬盘池中只有2块正常的硬盘,则无法满足3副本的要求,此时数据池会显示异常。
亚健康:表示当前硬盘池中的资源能够满足数据池的冗余策略要求,但存在硬盘故障或权重不均衡(即各个节点存储的数据量偏差太大)的情况。
数据健康度:表示数据池中数据的健康情况。
是,UIS支持冗余策略为副本且副本个数为2的数据池。根据文档,副本策略支持2~5副本,但在实际使用中,副本个数为2时数据冗余性较低,存在数据丢失风险,建议关键业务选择3个或以上副本以提高可靠性。
修改多副本有风险,联系办事处支持X10000存储两副本改三副本 - 知了社区
暂无评论
亲~登录后才可以操作哦!
确定你的邮箱还未认证,请认证邮箱或绑定手机后进行当前操作
举报
×
侵犯我的权益
×
侵犯了我企业的权益
×
抄袭了我的内容
×
原文链接或出处
诽谤我
×
对根叔社区有害的内容
×
不规范转载
×
举报说明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