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电信150M与移动300M同时接入防火墙后,总带宽理论上仍为450M,但实际聚合带宽无法直接叠加至单一会话。防火墙本身会引入少量处理开销,通常性能损耗在5%以内(具体取决于防火墙型号及配置),若设备性能充足,不影响线速转发。多条线路可通过策略路由或负载均衡实现出口流量分担,但单条会话速度不会超过任一链路的上限(如最大300M)。
2. 多路网络接入防火墙设置建议如下:
- 将电信和移动线路分别接入防火墙不同WAN口;
- 配置双出口策略路由:主路由优先走移动300M线路,备用线路为电信150M;
- 可结合源地址策略路由,使内网部分网段优先使用移动线路,其余流量走电信线路;
- 若需实现链路负载均衡,可配置基于会话或应用的负载分担策略;
- 建议启用RBM(路由备份与监控)双主模式,提升链路可靠性,具体配置可参照产品文档中“双主模式”说明。
确保防火墙具备足够吞吐能力以支持450M线速转发。
暂无评论
一、核心结论:多线路叠加后吞吐量受设备性能、协议特性双重影响,实际可达400-430Mbps(约 90% 带宽利用率),损耗主要来自 NAT 转换和流量调度机制。
1. 硬件性能支撑叠加需求
F1000-AK135 的三层吞吐量为 5Gbps,完全覆盖电信 150M + 移动 300M 的总带宽(450M)。但需注意:
NAT 转换损耗:若开启源 NAT(如动态 IP 地址转换),吞吐量可能降至1Gbps,仍高于 450M 需求。
深度安全功能损耗:若开启 IPS(入侵防御)、AV(杀毒)等深度检测,吞吐量可能降至500-800Mbps,需通过display cpu-usage命令监控安全引擎负载。
2. 协议特性限制叠加效率
跨运营商链路无法聚合:电信、移动属于不同 ISP,无法通过链路聚合(LACP)实现物理带宽叠加,需通过策略路由或动态负载均衡实现逻辑叠加。
单线程流量无法分流:普通测速工具(如 Speedtest)通常为单线程,防火墙会将流量固定分配至某条链路,导致只能跑满单条带宽(300M)。需通过多线程工具(如 iperf3 -P 10)模拟多会话场景,才能实现带宽叠加。
3. 典型损耗场景及优化空间
场景 损耗比例 优化后效果
仅 NAT 转换 5-10% 420-430Mbps
NAT + 基础安全策略 10-15% 380-400Mbps
NAT + 深度检测(IPS/AV) 20-30% 315-360Mbps
二、多线路配置方案:基于策略路由的负载均衡(推荐)
1. 硬件连接与接口配置
# 配置电信接口(假设为GigabitEthernet1/0/1)
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/0/1
port link-mode route
ip address 202.96.128.1 24 # 电信公网IP
# 配置移动接口(假设为GigabitEthernet1/0/2)
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/0/2
port link-mode route
ip address 221.179.3.1 24 # 移动公网IP
2. 创建策略路由实现流量分流
# 定义电信流量ACL(源IP为192.168.1.0/24)
acl advanced 3000
rule 0 permit ip source 192.168.1.0 0.0.0.255
# 定义移动流量ACL(源IP为192.168.2.0/24)
acl advanced 3001
rule 0 permit ip source 192.168.2.0 0.0.0.255
# 创建策略节点并关联ACL
policy-based-route PBR permit node 10
if-match acl 3000
apply output-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/0/1
policy-based-route PBR permit node 20
if-match acl 3001
apply output-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/0/2
# 应用策略到内网接口
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/0/0 # 内网接口
ip policy-based-route PBR
3. 配置动态负载均衡(可选)
# 启用链路状态检测
link-health check enable
# 创建负载均衡组
load-balance group LB_GROUP
mode source-ip # 按源IP哈希分流
member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/0/1 weight 1 # 电信链路权重1
member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/0/2 weight 2 # 移动链路权重2(带宽更高)
# 关联负载均衡组到策略路由
policy-based-route PBR permit node 30
if-match any
apply load-balance group LB_GROUP
三、性能优化关键点:减少分流延迟与资源竞争
1. 会话保持机制调整
# 关闭会话保持(提升分流均衡性)
session-policy global
undo session-persist enable
# 或设置会话老化时间(默认3600秒,可缩短至60秒)
session aging-time 60
2. 硬件加速功能启用
# 检查硬件加密卡状态(若支持)
display crypto-engine status
# 启用硬件加速(提升IPSec/NAT性能)
crypto-engine enable
3. MTU 与 MSS 参数优化
# 配置隧道MTU(避免分片)
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/0/1
mtu 1400
tcp adjust-mss 1360
# 验证MTU配置
ping -f -l 1400 202.96.128.2 # 对端公网IP
四、故障排查步骤:定位分流异常与性能瓶颈
1. 流量统计验证
# 查看接口实时流量
display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/0/1
display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/0/2
# 查看策略路由匹配计数
display policy-based-route PBR statistics
2. 会话分布分析
# 查看会话表分布(是否均匀)
display session table
# 按源IP统计会话数
display session table source-ip
3. 资源占用监控
# 查看CPU利用率(重点关注security进程)
display cpu-usage
# 查看内存占用
display memory-usage
五、总结
多线路叠加可行性:F1000-AK135 可稳定支撑 450M 带宽叠加,建议通过策略路由 + 动态负载均衡实现。
损耗控制:优先关闭非必要安全功能(如 IPS/AV),启用硬件加速,可将损耗控制在 10% 以内。
测试建议:使用 iperf3 -P 10 进行多线程测速,验证分流效果;通过display policy-based-route statistics实时监控策略命中情况。
暂无评论
亲~登录后才可以操作哦!
确定你的邮箱还未认证,请认证邮箱或绑定手机后进行当前操作
举报
×
侵犯我的权益
×
侵犯了我企业的权益
×
抄袭了我的内容
×
原文链接或出处
诽谤我
×
对根叔社区有害的内容
×
不规范转载
×
举报说明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