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Linux 无图形界面环境下定制 Inode(华三认证客户端),需通过编辑配置文件和命令行操作实现。参考以下步骤:
一、定位 Inode 配置文件
Linux 版 Inode 的核心配置文件通常位于安装目录的conf文件夹下,常见路径如下(以默认安装为例):
/usr/local/inode/conf/
关键配置文件包括:
inode.conf:全局认证参数(服务器地址、认证类型、日志级别等)。
portal.conf:Portal 认证专属配置(Portal 服务器 URL、重定向规则等)。
ipsec.conf:IPsec/IKE 认证配置(预共享密钥、加密算法等)。
二、编辑配置文件定制参数
使用vi或nano编辑配置文件,按需求修改以下关键项:
1. 全局认证配置(inode.conf)
vi /usr/local/inode/conf/inode.conf
主要配置项:
SERVER_IP:AC/Portal 服务器 IP 地址。
AUTH_TYPE:认证类型(Portal、802.1X、L2TP等,按需设置)。
LOG_LEVEL:日志级别(0- 静默,5- debug,建议调试时设为5)。
AUTO_AUTH:是否自动认证(1- 开启,0- 关闭)。
2. Portal 认证配置(portal.conf)
vi /usr/local/inode/conf/portal.conf
主要配置项:
PORTAL_SERVER_URL:Portal 认证页面 URL(如http://192.168.0.1/portal)。
REDIRECT_URL:认证成功后重定向 URL(可设为常用网页,如http://www.baidu.com)。
KEEP_ALIVE_TIME:心跳保活时间(单位:秒,默认30)。
3. IPsec/IKE 配置(ipsec.conf,若使用 IPsec 认证)
vi /usr/local/inode/conf/ipsec.conf
主要配置项:
PRE_SHARED_KEY:预共享密钥(需与 AC 端完全一致)。
ENCRYPT_ALGORITHM:加密算法(如3DES、AES-128)。
AUTH_ALGORITHM:认证算法(如SHA1、MD5)。
三、命令行启动与认证测试
定制配置后,通过命令行启动 Inode 并测试认证:
1. 启动 Inode 服务
/usr/local/inode/bin/inode -d # 后台启动(daemon模式)
2. 执行认证(以 Portal 为例)
若配置了自动认证(AUTO_AUTH=1),服务启动后会自动触发认证;若需手动触发,可使用:
/usr/local/inode/bin/inode -a # 手动发起认证
3. 查看日志排查问题
若认证失败,查看日志文件(默认路径/usr/local/inode/logs/inode.log):
tail -f /usr/local/inode/logs/inode.log
根据日志中的错误信息(如 “Portal 服务器不可达”“预共享密钥不匹配”)调整配置。
四、开机自启动配置(可选)
若需 Inode 随系统启动,可添加系统服务:
创建服务文件/etc/systemd/system/inode.service:
[Unit]
Description=H3C Inode Authentication Client
After=network.target
[Service]
Type=forking
ExecStart=/usr/local/inode/bin/inode -d
ExecStop=/usr/local/inode/bin/inode -k
Restart=on-failure
[Install]
WantedBy=multi-user.target
启用并启动服务:
systemctl daemon-reload
systemctl enable inode.service
systemctl start inode.service
暂无评论
亲~登录后才可以操作哦!
确定你的邮箱还未认证,请认证邮箱或绑定手机后进行当前操作
举报
×
侵犯我的权益
×
侵犯了我企业的权益
×
抄袭了我的内容
×
原文链接或出处
诽谤我
×
对根叔社区有害的内容
×
不规范转载
×
举报说明
暂无评论